稳定经济增长,金融如何发力?央行行长潘功胜解读金融体制改革新举措
元描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权威访谈中解读了金融体制改革新举措,包括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等,并对当前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
引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前瞻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为中国金融体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金融改革的关键一环,中央银行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更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接受了权威媒体的专访,对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方向和举措进行了详细解读。
金融体制改革:中央银行如何发力?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体系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为深化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
作为金融改革的“排头兵”,中央银行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访谈中明确指出,中央银行将围绕货币政策、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等职责,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H2: 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四大关键举措
潘功胜行长强调,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了四项关键举措:
-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中央银行将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优化政策工具,提升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更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金融风险防控是金融稳定的基石。中央银行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健全金融市场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央银行将推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升市场运行效率,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举措。中央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潘功胜行长在访谈中表示,今年人民银行先后三次实施了重要的货币政策调整,精准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回升向好。未来,中央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具体来说,中央银行将采取以下措施:
-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 例如,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 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降低消费信贷成本,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 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加强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保持警惕
潘功胜行长在访谈中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正在有序化解。例如,融资平台的数量和存量债务水平不断下降,大部分融资平台到期债务实现了接续、重组和置换,融资成本负担较之前显著下降。当前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已压降近半。
尽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金融风险防控仍需保持警惕。中央银行将继续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H2: 金融开放:提升水平,扩大开放
潘功胜行长强调,中央银行将进一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并增强金融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
科技金融: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
绿色金融: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 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
养老金融: 完善养老金融体系,满足老龄化社会的多元化养老需求。
数字金融: 促进数字金融健康发展,防范化解数字金融风险。
H2: 金融体制改革:未来展望
金融体制改革是系统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未来,中央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金融安全底线,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常见问题解答
Q1: 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A1: 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Q2: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扮演什么角色?
A2: 中央银行是金融改革的关键一环,将在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开放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Q3: 如何理解“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A3: “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指的是,中央银行将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Q4: 金融风险防控的重点是什么?
A4: 金融风险防控的重点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央银行将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Q5: 金融开放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A5: 金融开放的未来方向是更高水平开放,包括扩大金融市场开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与合作。
Q6: 金融体制改革对普通民众有什么影响?
A6: 金融体制改革将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消费增长,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最终将惠及广大民众。
结论: 金融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央银行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